作者:曾國榮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08年07月24日 |
這是一本不太容易一口氣讀完的書,
連續好幾個夜晚,
都是在眼眶泛著淚水中睡去。
讓我憶起小豆子出生十四天後的星期五晚上,
因為連續好幾天的漲氣加上發現便便中含著黑色的點狀物,
毫無育兒經驗的我們趕緊帶著豆子到馬階醫院掛夜間門診,
那天我們剛好排在最後一個號碼,
醫生問診並且用小指頭在小豆子的肛門塞進去又抽出來後,
給了我們一個連聽都沒聽過的病名:
疑似「先天巨結腸症」。
建議必須要馬上住院!
並且停止給予任何食物,只供給點滴以便安排各項檢查,
如果帶回家有可能隨時會脫水,
那麼後果將不堪設想。
周五十點半的夜晚,
要我們如何再去找第二間醫院?
剛剛在九點半才喝完一瓶60cc的牛奶,
並沒有書上說的嬰兒脫水後頭頂會出現塌陷的症狀,
但是如果像醫生說的,隨時會有生命危險呢?
未來周末的二天我們要到那裡找醫生?
因為種種的考量,
我們竟做出了讓豆子受苦的決定,
讓她住進了新生兒中心(也就是新生兒加護病房),
拿著值班護士將豆子身上的衣物脫下來的我們,
還不知道接下來豆子將經歷的一切...
回家後憑著醫生說的病名搜尋任何網路上有關的網頁,
但是看到的總是那千篇一律的文章,
簡單的說著可能需要將不會蠕動的腸子那一節除去再重建等等的...
就像醫生說的一樣。
直到今年初看到一篇相關的報導才發現巨結腸症並非網路上所寫的那麼簡單。
新生兒加護病房雖然為二十四小時輪班照護,
但是一個病房有四到六個病況輕重不等的新生兒由二個護士看顧,
大多時間寶寶都是被護士用毛巾將奶嘴繞在脖子後直接綁在嘴上的,
也顧不得不斷豪淘大哭到幾乎都失聲的嬰兒...
對於暫時斷奶的小豆子也只能雙手雙腳輪流打著點滴,
還有因為點滴跑掉沒有及時發現而發腫的小手,
每天也只有二個時段可以隔著小窗子看著己經哭累了正睡著的小豆子。
就這樣每天都有檢查的進度,
抽血、細菌培養、超音波檢查....
還因為要照X光而要求父母親必須親自陪同檢查,
由豆子爸依照醫生的指示將顯影劑分次由肛門灌入豆子的腸道中,
看著小豆子不舒服的哭著、甚至在抽出顯影劑的管子時伴隨著大便沾滿整個小小的身驅,
那對於新手爸媽而言真的是很難承受的心疼。
還好檢查出的結果並非醫生所言,
但對於小豆子白白被折騰了整整一個星期的心疼,
卻在心裡留下很深的印記。
和周遭的朋友相比,
愛咪家的小豆子的確有著和其他小朋友不同的紀遇,
這對於我們這二個本來並不是對小孩子有好感的父母親上了一課,
只是這門課還得要小豆子用自己的身體來教授我們。
我想,這些被上天所挑選的導師們都是天使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