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瑞.科倫 編/譯者:殷蕙苹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2008.08.28 ISBN:9789866571060 |
作者:TSB 編/譯者:黃穎凡 出版社:三采 出版日:2008.10.29 ISBN:9789862290125 |
最近關於乳癌的話題不斷的在生活中出現,似乎已幾近全民防治宣導般。
愛咪也利用時間讀完兩本風格截然不同的小說:陪你到最後、生命最後一個月的花嫁。
『生命最後一個月的花嫁』是日本新聞台TSB為主角千惠記錄罹癌後生命奮鬥的過程,
和「 一公升 的眼淚」一樣,都是以正面積極的態度勇敢面對生病後的人生,
也算的上是「日式樂觀」系列的催淚作品。
相較起來,
『陪你到最後』描述的卻是最親近的人在面對絕症家屬的照顧上,
身體和心理的轉折以及內心深處難以化解的奇異情愫,
因為痛苦反應出的逃避心理,
很真實、很真切,
雖然,或許有些人會鄙視這樣的行為,
但真實的人性就是如此,不是嗎?
尤其是最後主角選擇自主性安樂死的那一段,
如果一輩子都不曾有過這般經歷的人一定很難想像那將會是什麼樣的情境。
肉體的消逝,是每個人終將面對的問題,
礙於舊有的道德觀和宗教對於死後世界的認知,
大部分的人對於面對或準備死亡這件事依然抱持著不願面對的態度,
那種「說出來的人將背負罪惡」的心態讓人只能想不能說,
更不可能去詢求當事人的自主權。
相對的,
付出全心照顧的人也往往容易將自己太陷入「被需要」的情境當中,
當你所愛、那個你全心付出照顧的人離開之後,
情緒和生活的重心頓時失去,那種悲慟挫折會讓人有種被掏空的失落感,
因為人類畢竟還是相互依存的動物,
依賴著別人對你的需求、依賴著追求一種活著的成就感,
或任何會讓你想認真對待的人和事。
延深閱讀:
天使走過人間(作者:庫伯勒.羅斯)
好幾年前就開始在推廣的臨終關懷和安寧照護方面的書籍也不斷的在改變著愛咪對於「死亡」這件事的「原生價值觀」(傳承自原生家庭的價值觀),對於醫療行為已不可逆的病症在照護上所給予的支持和照護者心境的轉換是必要的課題。
Ps.問愛咪為什麼忙的要死了還會有時間看完一本又一本的書?
因為書也算是愛咪很重要的精神食糧,不看會比沒時間睡覺更難過...